《教育导报》讯(杨绍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稻城县教体系统坚持把“学好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作为工作目标。
加强教育领导,促进园所规范运行。稻城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以教体局教研室、学校(幼儿园)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指导,组织实施具体工作。针对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办园行为缺乏规范的现状,制定并出台了《稻城县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采取教学教材统一、一日活动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环创标准统一、培训内容统一“五个统一”举措,积极规范办园行为,确保学前质量得到提升。
强化保障,提升保育教育质量。稻城县采取“三个保障”政策,确保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学前辅导员待遇有保障。提升207名辅导员工资待遇。采用统一生活补贴+艰苦地区分类任教补助的方式,按照人均每月提高600元--900元的标准,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20余万元,进一步解决了学前教育队伍工资低待遇差的问题。二是教学设备有保障。为着力解决全县学前教育教学手法单一,教学设备落后、教玩具欠缺的困境。县教育和体育局多方筹措100万资金为全县15所中心幼儿园购置了桌面教具、滑梯、木马等教玩具,进一步丰富了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三是能力提升有保障。自2021年以来,启动了“一村一幼”辅导员队伍三年全覆盖轮岗培训计划,开展了两期学前辅导员普通话培训,进行了师德师风大整治,学前教育辅导员队伍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坚持以生为本,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的宣传作用,张贴诸如“请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等标语,在园内张贴宣传画,在橱窗、黑板报中建立语言文字法专栏,鼓励、引导、支持儿童使用普通话,构建学的情境,提升儿童普通话理解和运用能力。创造交际用语情境,鼓励和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自主选择、交往合作,提升儿童普通话倾听、理解、表达能力。由于工作细致到位,师生员工都养成了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际的好习惯。
强化督导、引导,规范语言文字。一是加强语言文字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幼儿园内各公共场所进行用字情况和师生使用普通话情况加强检查,并提出规范用字等意见,以此来规范、促进全县幼儿园的语言文字推广、规范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利用园内的宣传栏优势,积极宣传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政策及法令,指导教职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强化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切实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要求。把教师的硬笔字、普通话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水平,以“言传身教”浸润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杨绍君 编辑:周睿 审核:倪秀 终审: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