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眉山映天学校教师李宇: 从课桌走上讲台,在母校播种希望
时间:2025-05-30 11:46:17   来源:教育导报网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玻璃窗,轻柔地洒在熟悉的课桌上,李宇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缓缓掠过眼前的校园。校园里,香樟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依然是15年前的模样。高大挺拔的香樟树,宛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默默注视李宇在映天学校的校园从追梦学子转变为育人园丁,用15年光阴勾勒出一个教育的圆。

成长:母校孕育的梦想种子?

“高中3年,是映天学校给了我追逐理想的勇气和底气。” 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光时,李宇的眼神中满是怀念。在映天求学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母校严谨的学风,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他不断前进;老师们无私的关怀,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书育人”的梦想种子深深地在他心中埋下。

2010 年,李宇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入大学后,他延续了在映天养成的拼搏精神,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不断汲取知识;课外,他主动参与实习,走进中小学课堂,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他还经常参加教育研讨会,与前辈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兼具专业功底与教育情怀的师范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教师梦想迈进。?

反哺:用专业与热爱点亮课堂?

大学毕业后,面对众多的工作选择,李宇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也想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找到方向。” 他说。

教学中,他的课堂有三个“法宝”。

25529042723346

首先是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他擅长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拆解为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宇哥上课特别有趣,总是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回忆起学习排列组合时的场景,学生徐茜洋忍不住笑出声:“当时宇哥把班级同学分组,用‘奶茶店选料搭配’的游戏让我们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区别,还说‘选错搭配最多喝到奇怪口味,但算错题目考试可要扣分’,全班笑得前仰后合,知识点却记得比公式还牢。”??

其次是亦师亦友的教育关怀。在课堂上,他是一位严格要求的老师,认真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下课后,他又化身为暖心学长,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有位学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整日郁郁寡欢。李宇得知后,主动在课后约他到操场散步,像朋友般听他倾诉,分享自己求学时克服家庭困难的经历,并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习功课。在李宇的关怀下,这个学生逐渐走出阴霾,成绩也稳步回升。?

最后是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他坚持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比如,在教授数学方程课时,面对基础薄弱、连方程基本解法都不熟悉的学生,他会从等式性质讲起,用分糖果的例子拆解解题步骤,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基础题型;而对能快速掌握课本知识的学生,他则布置更高难度的变形拓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程解法探究最优解,甚至鼓励他们尝试用编程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短短几年间,李宇就凭借着出色的教学成果,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暖心:“最甜的公式”  最好的“宇哥”

作为 “校友教师”,李宇对映天学校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情感。“我比任何人都更懂这里的孩子需要什么——他们需要被看见、被信任,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你可以’。”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发生在课堂之外。晨读时某个走神的身影,课间操时略显沉重的脚步,都逃不过他敏锐的眼睛。?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宇哥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烦恼,给我鼓励和支持。” 高三学生冯连蕊眼眶泛红,讲述自己的经历:一模失利后她一度想放弃,李宇得知后,利用午休时间陪她在操场散步,用自己学生时代的挫折故事开导她,还亲手制作了错题鼓励卡。“卡片上那句‘黎明前的夜最黑,但路灯永远为你亮着’,到现在我还贴在书桌前。”?

5月的午后,蝉鸣裹挟着热浪涌进教室。李宇在讲台板书时,瞥见后排同学用书扇风的动作、刘海黏在泛红的额角,他突然合上课本,说:“下节课带你们解锁新公式——顺便兑现西米露的承诺。”

午休时,李宇就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将西米、芒果、西瓜等食材处理好,把做好的西米露封好,还放入冰块保鲜。当他提着保温箱走进教室,学生们兴奋不已。看着学生吃得开心,李宇笑着说:“西米是棕榈树茎髓淀粉处理而成的,就像你们积累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沉淀,才能融会贯通。”

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回校探望时,仍会笑着提起那个被西米露浸润的午后,他们说那是青春里“最甜的公式”。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真的很幸运!”“宇哥有太多优点了,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六边形战士’。”“宇哥是最好的宇哥!”…… 提起李宇,学生们总是有说不完的感激和喜爱。

站在熟悉的讲台前,看着教室里伏案学习的学生们,李宇恍惚间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在书香氤氲的校园里,教育的故事永远年轻,就像教学楼窗外那棵香樟,年年萌芽,岁岁新生。( 杨经闱  邹玉霞  文/图

作者: 杨经闱 邹玉霞 文/图   编辑:郭路路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