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科学应对
时间:2025-10-14 16:33:21   来源:教育导报网

“我还要吃,我偏要吃,我就是要吃!”一名五六岁小孩在餐桌上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吼叫。

原来,餐馆服务员端来一盘豆干,小孩先于他人吃了许多块后,家长担心他伤肚子,再看那盘里豆干已去了一半,而该来用餐的人还没到齐,家长便对小孩说:“不能吃了呢!”可小孩却坚持还要继续吃,并发出了如此叫嚷。

小孩的行为大多与家长的态度有连带关系,家长对孩子越是娇宠溺爱,孩子负面情绪发泄越是任性妄为、肆无忌惮。面对孩子发脾气,明智的家长可以采取这些办法。

一要冷静观察和分析,力求全面掌握化解方法。比如孩子贪食发脾气,家长需保持冷静,不可因孩子的哭闹或任性而妥协退让,先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知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可取,并解释原因,如“你已经吃了很多,再吃肚子会不舒服”。若孩子仍不依不饶,家长可采取暂时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提出一起去玩个有趣的游戏,或者看看有趣的绘本,以此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待孩子情绪稍微平复后,再与其进行深入沟通,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其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二要及时修正和劝诫,防止愈演愈烈。孩子随心所欲地暴发负面情绪,若不及时改正,往往会变本加厉、形成习惯,到了成年之后便难以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当孩子做出正确的情绪处理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认可的。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也要明确表示出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这种负面情绪的暴发是不被允许的,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一味地纵容,否则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要正确引导,尽量入脑入心。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性格上的缺点、弱点和问题。例如,当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大哭大闹时,家长不要急于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平息哭闹,而是可以耐心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玩具,告诉他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立刻得到满足,并且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通过努力获得玩具的计划,像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务或者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明白通过合理的方式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将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深入孩子的内心。

四要注重激励,增添孩子信心。比如,当孩子的某项不合理或过分要求未得到及时满足,孩子并未生气,也未索取追要时,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这种克制和理性,夸奖孩子:“这样做非常棒!是一个有修养、懂得控制情绪的好孩子!”这种正面的激励会让孩子更加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愿意用积极的方式去处理类似的情况,进一步增强孩子面对负面情绪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信心,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逐步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作者:赖春明   编辑:冯薇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