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2025年四川省“最美教师”|何武全:巴山夜雨润桃李
时间:2025-10-21 16:46:23   来源:教育导报网


何武全

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四川省宣汉中学高2025级年级主任,达州市骨干教师、“四有”好老师,带领团队获评“达州市十佳优秀教研组”。

四川省宣汉中学坐落于大巴山麓,日出时分,常有山间薄雾漫过校园。每天清晨6点,在一片薄雾中,宣汉中学高2025级年级主任、语文教师何武全总会准时出现在教学楼前,他的目光从走廊、教室缓缓扫过,像在守护即将苏醒的孩童。

教育生涯走过30多年,岁月在何武全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曾经乌黑的头发日渐花白,脸上的皱纹渐渐加深。然而,他并不在意这些变化,而是把对教育的热爱化作了专业成长、引领团队、呵护学生的实际行动,化作了校园中日复一日的“晨雾”和“夜雨”,滋润着巴山深处的“桃李”。“陪伴、见证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说。

先行者

做一名永不停歇的“学习型教师”

走进何武全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最显眼的是厚厚的备课本与教学反思本,翻开备课本,上面满是修改痕迹,反思本中则细致地记录着每节课的得失与改进思路,字里行间,刻画着他学习不停、求索不止的印记。

“2000年,我就觉得语文教学不能只以考试分数做结果导向,还要培养学生的素养。”从那时起,何武全尝试将人文与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他注意到,讲课文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顺着老师的讲解思路走,学生小曾却总爱提出不同看法。何武全没有压制小曾的质疑,还鼓励全班同学自由思考、大胆发言。高考时,这个班的语文平均分远超预期,小曾的成绩十分亮眼,顺利考入四川大学。

之后的教学中,何武全延续了这种教学理念,并不断摸索出更鲜活的方法。2005年,去九寨沟旅游时,他特意买了一张介绍九寨沟风景的光碟。回到学校,他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阳光下的五花海画面,让大家闭上眼睛体会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以前写作文时,学生总注重描述事物的表象,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何武全说。当打开了思维、积极联想,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了闪光点。

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何武全的教学探索也在与时俱进。他多次前往重庆巴蜀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中等校,向先进同行学习,回来后与同事重新梳理教材,鼓励老师们“跳出单篇课文,从单元内不同课文的共性出发设计教学”。

何武全还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分层突围教学法”。他举例道:“对基础弱的学生,我通过‘每日三问’与基础攻坚题帮他们夯实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讲授诗歌、小说,带他们对比《滕王阁序》与《赤壁赋》,感受名篇佳作中的情怀。”

2022届高三最后一学期,学校某体育班的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这个班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课堂纪律松散,令多位老师望而却步。得知情况后,何武全主动接手。“孩子们思维活跃,只要肯努力,未来不可限量。”他逐一找班上学生谈心,摸清每个人的知识短板,再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并利用课后时间单独辅导。高考时,这个班的语文及格人数从不足12人提升到38人,成为宣汉中学的一段佳话。

“把每节课当作公开课准备,只有课堂精彩,学生才能信服教师。”即使教学经验丰富,何武全仍坚持提前一周备课、做好课件,上课前一天再进行二次打磨,细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方式、每一幅配图的选择,他都会反复斟酌。

他参与的课题《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策略研究》获省级教研成果二等奖,主持的《网络环境下师生共建高中语文学科专题网站》获市级成果二等奖。

引路人

对专业精益求精,对同事以心换心

作为带领宣汉中学语文教研组获评“达州市十佳优秀教研组”的领头人,何武全深谙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始终相信:“教育不是单打独斗的舞台,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担任年级主任后,他创新实践“三个一”培养理念——坚持每周推门听课、每月成长谈话、每学期举行教学反思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何武全是宣汉中学公认的“引路人”。2016年,青年教师王晓英从其他学校调至宣汉中学,此前一直教初中的她,初次接触高中课堂时总觉得“抓不住重点”,教学局限于教材知识,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够深入。但何武全敏锐地发现了她亲和力强的优点,主动找她谈心:“晓英,你别‘放不开’,学生喜欢听你说话,这就是你的优势。”

他鼓励王晓英接手更具挑战性的班级,还把她纳入核心备课小组,参与新高考题型收集、整理。刚开始,王晓英感觉到有压力,何武全又开导她:“教学相长,优秀的学生、对高考题型的精准把握能推着你快速成长。”在他的鼓励下,王晓英逐渐找到教学节奏,教学成绩日益突出,2024年,她成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年级管理工作中,何武全构建了德育浸润、教研提效与备考精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既有百日誓师、心灵驿站等活动让全体师生放松身心,也有“无预设”集体备课、学生导师制等提升教学质量的硬举措。在他的带领下,年级涌现出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市县级教学名师,连续四届的年级教学质量在达州市名列前茅。

对团队的教学工作,何武全精益求精地要求;对团队中的同事,他以心换心地关怀。

同事郑老师生病住院,何武全第一时间带着两位年级副主任赶往医院,不仅详细询问病情、送上慰问,得知郑老师随身携带的现金不足时,还毫不犹豫掏钱垫付医疗费。“那天看到何主任他们赶来,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让我对年级有了家一般的归属感。”事后,郑老师提起这件事,满是感动。

这样关怀同事的暖心举动,在何武全的工作中屡见不鲜。“何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更像我们的好大哥,不管是工作难题,还是生活困难,他总是给我们提出好建议、给出力所能及的帮助。”同事们一致认为。

而面对荣誉与嘉奖,何武全总是选择谦让。2016年,宣汉县评选优秀教师,学校领导对何武全表示“你辛苦多年,理应推荐你”,他却推辞道:“其他老师压力更大、付出更多,推荐他们更合适。”“比起个人获奖,看到团队里每个人都能发光,才是最开心的事。”他的淡泊名利,让整个年级的教师团队更具凝聚力,激励着教师们担当作为、倾情奉献。

燃灯者

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何老师,我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2022届学生高考冲刺阶段,学生小唐后悔地对何武全说道。何武全拍着他的肩膀坚定地说:“只要开始行动,就永远不晚。”

小唐天资聪颖,却一度陷入小说与游戏的世界,不仅抗拒与师长交流,还常逃避早晚自习、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面对这样一名学生,何武全没有放弃他,而是一次次主动找他促膝长谈,还帮他规划了高考冲刺计划。“你比想象中更强大,别让一时的诱惑耽误了美好的未来。”持续地鼓励与引导让小唐的心态渐渐转变,主动上交手机,全力投入复习,后来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没有何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小唐说。

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何武全还牵挂着学生的生活冷暖。一名学生的父亲病逝后,继母对其撒手不管,而老家的爷爷奶奶无力照料,他选择孤身一人留在宣汉县。之后,学生家庭又出现财产纠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生的学习状态和性格养成。“有我在,你不用怕。”何武全连续召开家庭协调会,奔走民政局、人事局,为学生家庭化解矛盾,每周抽时间陪该生吃饭谈心,还多次劝说其生母返回宣汉县照顾孩子,并协调安排她在学校食堂工作,解决母子生计难题。渐渐地,这名学生走出阴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学生小罗父亲年迈残疾,家境贫寒,何武全得知后,便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50元资助小罗,直到他顺利读完高中、升入一所医学院校;学生小雪父亲患病、母亲待业,何武全不仅在经济上资助小雪,更在精神上给她鼓励,后来,小雪考上了湖南大学。

…………

数十年来,何武全帮助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何武全认为,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被爱,他们才能学会爱人。

自从担任年级主任起,何武全便把心放在了学校和学生上。每天清晨6点,他已在教学楼前巡视安全等情况,晚上10点后,目送学生安全离校,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早出晚归、两点一线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常年操劳让他患上了糜烂性胃炎与肠息肉,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着胃药。即便如此,他仍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无微不至。“听不见学生的读书声,才是真的痛苦。”他说。

夜雨无声,滋润万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年来,何武全所在的年级先后有60多名学子叩开清华、北大的校门,师者如光,照耀着大巴山一届届的“桃李”花开。(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教育导报》记者  王浚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郭路路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