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苍溪县构建“心链网络”,打通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11-07 15:28:47   来源:教育导报网

11月5日,在苍溪县偏远的黄猫垭小学,一堂生动的情绪管理团辅课在欢声笑语中展开。带领孩子们探索“情绪星球”的,并不是黄猫垭小学的老师,而是来自20多公里外东溪小学的专业心理教师。这堂“跨越山水”的心理课,是苍溪县构建覆盖全县的心理健康服务“三级网络”后的寻常一幕。

面对专业心理教师数量有限、分布不均衡的困境,苍溪县教育局联合县卫健局、妇联精准施策,创新构建“县级中心—专家团队—学区服务队”三级网络,将专业的心理服务精准送达每一所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身边。该体系运行以来,开展的心理筛查覆盖学生5.2万余名,提供个体辅导800余人次。

成立“指挥部”,赋能师资专业成长

设在苍溪中学的县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环境温馨、设施专业,是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指挥部”。该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开通了服务热线,更统筹全县资源,开展示范校培育、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

该中心汇聚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锐力量,由县教育局分管负责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今年以来,该中心组织心理健康专题师资培训5场,培训校级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500余人次;打造“你的韧性,超乎想象——发掘藏在心底的力量”心理讲座、“心向阳光·温暖成长”心理健康月等品牌活动,服务超3万余人次;举办的“爱的教育与心理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惠及师生及家长超3万人次。

打造“智囊团”,医教协同精准发力

“过去参加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一位参与过多次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坦言,“我们懂教育方法,但在识别严重心理问题、把握医学干预时机等方面经验不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际工作中最棘手的。”

这一培训困境因苍溪县创新组建“医教协同”专家团队而得到根本改变。该团队打破长期以来教育和医疗系统在培训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将医院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与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名师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智囊团”,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举办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现在,我们的培训内容更加系统实用。”县精神卫生中心李医生举例说,“比如在培训家长和志愿者时,我们不仅教他们如何倾听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识别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为早期干预赢得了宝贵时间。”

织密“服务网”,让专业力量“沉下去”

“我们片区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过去学生想找专业心理老师咨询,得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县城。现在好了,片区服务队的老师每学期都来,上周还在我们这儿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谈起县里新构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苍溪县文昌中学德育主任深有感触。

苍溪县创新实施分片服务机制,在9个学区分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队,把城区、邻近乡镇专业心理教师资源整合在一起,让专业力量真正“沉下去”。这些扎根一线的“先锋队”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学校开展心理筛查、制定干预方案,成为学区内学校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学区服务队已开展巡回服务30余次,指导学校80余所,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全域覆盖。

专业教师下沉学区服务,工作经费怎么解决?如何让本就承担大量工作的医生、教师愿意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建立“三级网络”后的现实问题。为确保“三级网络”长效运行,苍溪县打出系列“组合拳”:强化组织领导,各医疗机构、学校均制定了实施方案,全力支持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专家团队、学区服务队工作;强化机制保障,将服务时长纳入工作量统计,落实差旅报销;强化督导考评,县教育局、卫健局定期对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专家团队、学区服务队工作开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将工作成效纳入单位年度考评。

“我们不仅要建好这个网络,更要让它持续发挥作用。”苍溪县教育局副局长祖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让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惠及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罗子懿 王丽 杨滨瑞)

作者:罗子懿 王丽 杨滨瑞   编辑:周睿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