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郭鸿雁 郑富星 张培文)11月13—16日,由中央彩票基金支持的全国妇联关爱儿童公益项目,四川省2025年“阳光驿站”项目在西南科技大学启动并开展首期培训。同期举行的还有四川省2023年“阳光驿站”项目总结表彰会和经验交流会,以及社区儿童心理健康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四川7个市州90个站点的专职志愿者参与经验交流与专题培训。

西南科技大学自2024年3月开始担任四川省2023“阳光驿站”项目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在19个月的服务期中,团队根据广元市、巴中市、凉山州、南充市、达州市60个驿站站点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632”网格化管理体系和“1+5+4”日常运营模式,以项目统筹协调、日常管理、技能培训、活动策划、项目宣传、督导评估“6项核心工作”,串联专业技术团队、省级专家团队、大学生志愿者“三大团队”,锚定“培养专职志愿者”与“推动阵地建设”两大目标,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召开了70余次服务例会与主题活动研发会议;对60个站点的专职志愿者开展了16期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组织大学生志愿者1000余人次下项目点开展实践,创设“场景化教学”模式;指导“阳光驿站”项目点开展主题活动4352场次,服务儿童6.52万人次、家长1.2万人次。
今年,西南科技大学再次担任“阳光驿站”项目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将对泸州、宜宾两市7个县区的30个社区(村)开展阳光驿站建设指导。在首期培训中,团队系统提炼2023年项目实践经验,立足2025年新建项目点实际需求,开展了14场专题培训。四川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杨卉带来了“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主题宣讲。
期间,团队还开展了两个维度的“结对”活动:其一,是“新老”专职志愿者“结对”,利用朋辈力量,共同学习和提升服务能力;其二,是学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川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与辅导中心与“服务期满”的5个2023年度社区项目点结对共建,实现“儿童关爱之路永不停歇”。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本次会议期间,学校还组织召开了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为项目升级注入专业动能。团队负责人、西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陈昌霞表示,团队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双结对”机制将智库力量下沉至社区项目点,实现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等特色服务的精准供给,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支持。
来自泸县兆雅镇安贤社区的专职志愿者郑安容说:“此次培训让我对‘阳光驿站’项目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这不仅是一个提供图书、文体用品的活动空间,更是为留守儿童搭建的成长港湾;通过游戏娱乐、家教指导、普法宣传等服务,为孩子们弥补亲情陪伴的缺失,筑牢安全保护的防线。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陪伴,更是用专业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郭鸿雁 郑富星 张培文 编辑:周睿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