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记者 葛仁鑫 摄影报道)“同学们可以加我的微信,有什么想了解的都可以问我。”10月28日,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外,人头攒动,眉山市人大代表刘沈厅向该校学生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并掏出手机留下联系方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如何“沉浸式”了解人大?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集中开展的“人大与青春同行”系列活动给出了答案。
当天,包括刘沈厅在内的20名各级人大代表,面对面和青年学生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刘沈厅面对面向学生讲述履职故事。
“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时,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我既激动又忐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唐利军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故事,从职教讲台到两会会场,他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大代表既要当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更要成为反映民意的“全能选手”。
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七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俊苏,作为乡镇人大代表来到现场,向同学们讲述自己扎根乡村的故事,“我们来自基层,特别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入基层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匡俊钢,曾作为高校学生代表,旁听了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旁听人大会议就是一场‘沉浸式’实践课。”他谈到,在现场了解到立法调研、分组审议、联组讨论的全流程后,自己深受触动,回到学校后,和同学们一同把学习感受转化为了普法、调研等具体行动。
如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学生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动实践?西南财经大学积极拓展渠道,通过将人大制度的知识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组织青年学生全程参与地方立法论证与课题调研等多种方式,为同学们搭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桥梁。“学生从关心自我到服务社会的悄然转变,正是公民素养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明海峰说。
随着“人大与青春同行”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青年朋友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深度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零距离”感受人大制度的魅力与活力。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罗金雨在参加启动仪式后说,此次活动让她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大制度的魅力与活力,“我会积极参与到后面的活动中,继续深化自己对人大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葛仁鑫 编辑:杜蕾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