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丹青墨韵在宣纸上流淌,当斑斓色彩在画布上绽放,当感性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法交织,一场艺术创作展究竟能迸发出怎样的美育价值?
9月27日至10月31日,首届四川省高校美术书法创作展在成都举行,本次创作展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以“书强国志向,绘属韵华章”为主题,自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高校师生及中小学教师投稿的美术书法作品2998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画种及书法、篆刻等形式,为全省师生提供了高水平的艺术展示平台,成为一场生动的美育实践大课堂。
增强美育育人效果
让美育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日光泼洒出鎏金底色,纵横电线如织线交错,人与车穿梭其间,恰似在编织生活的网……在大学生组作品展区,一幅《织日》吸引了不少观者驻足。
“这幅画采用水彩材料,我想用色彩和笔触打破‘城市拥挤等于混乱’的刻板认知,引导观者从‘繁杂’里发现‘秩序’,让市井日常从普通风景变成有温度的生命织章,启发大家对平凡之美的感知。”《织日》作者、西华大学2023级美术学专业学生王莉莎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初衷。
事实上,美育课堂不仅在于笔触间的创造,更在于心灵间的触动。而承担连接工作的学生志愿者们,在“授”与“受”的角色转换中,对“何为美”“如何育”有了超越课堂的切身感悟。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大三学生肖鸣艳是本次创作展的第一学生负责人和讲解志愿者领队,她深度参与了本次创作展的全过程,在学习到大量专业知识、策展知识之外,志愿者领队的身份还要求她为不同学段、不同知识背景的观者讲解作品。“讲解经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授课技巧,现在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看懂作品,还能讲好作品背后的故事。”肖鸣艳说。
杨馥瑞是成都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大一新生,在这次创作展中,她担任书法展区讲解员。这一角色要求杨馥瑞熟练掌握展区内所有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在赏析过、学习过这些高水平作品之后,她告诉记者,在讲解中她逐渐感悟到了“字的情绪”,这背后是作者情感的凝练表达。
创新打造艺术交流平台
让“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
在中小学教师组里,一幅名为《文脉新象》的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幅油画将厚重的红与质朴的黄交织在一起,细看还有人物形象伫立其间,笔触虽抽象,却让观者直观地感受到其中传递的积极情绪和蓬勃生命力。
作为一场主要面向高校师生的创作展,为何设置了中小学教师的组别?
“我们组委会认为,我省大多数中小学美育学科教师毕业于省内高校美术、书法相关专业,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我省高校美育育人成果的表现,还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对美育的进一步理解。”成都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罗佳解释了缘由。
“未来,我要将自己的所学和所思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用独特的视角理解世界。”四川师大附中书院分校(成都十七中)美术教师徐瑞锋是《文脉新象》的创作者,他表示,与专家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为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也再一次让他感悟到美术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的深刻内涵。
交流平台的另一端还包括文艺界与教育系统的“双向奔赴”。“文联系统代表着业界,教育系统代表着学界,这次创作展由两方合作,让高校师生既能了解行业所需,又能思考如何在艺术创作中汲取美育价值的深刻命题。”此次创作展高校组参赛教师、成都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谭睿说,“创作展涵盖的艺术种类非常多元,也让我认识到艺术创作和美育不能‘闭门造车’,要兼收并蓄,美美与共。”
营造美育浸润氛围
在更多人心田播下“美的种子”
美育要从书本走向实践、走向社会、走向场馆。此次创作展向全省师生免费开放,旨在进一步拓宽师生艺术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据统计,展览期间仅天府新区就有68所中小学7000余名师生观展,让美育成果走进大众。
“展区里的书法作品让我备受震撼,楷书端庄工整,一笔一画如挺拔青松;行书流畅洒脱,墨色浓淡间尽显气韵……”张薇湲是四川天府新区元音中学初一学生,她认为这次展览不仅让她这样的“艺术小白”饱览书画之美,更让她懂得了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观展者中不乏美育工作者的身影,对于他们而言,带学生看展的过程可谓是一堂生动的美育实践课。
“老师快看!‘火上’还烤有蔬果!”在作品《彤云煨茶香》前,一位小男孩兴奋地向老师描述自己的发现。
“他口中的‘蔬果’,恰好呼应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绘画的独特意蕴》单元。我顺势带学生们细看:画中的果篮为何有意变形?墨色浓淡又如何塑造体积?我们比较实物、讨论用笔……这一刻,课堂的围墙被打破了,眼前的作品便是最生动的教材。”四川天府新区实验中学美术教师严渔衡正是画前的带队教师,这次带领学生观展的经历打开了她的教学思路。
这场艺术“启蒙”不仅作用于参观者,对于美术书法相关学科的高校学生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作为一名刚刚从高中走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次创作展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我与省内前辈之间的差距,让我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成都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大一新生张倩表示,这次创作展为她书写了自己未来的“艺术之路”。
《教育导报》记者 张玥
作者:张玥 编辑:殷樱 审核:杜蕾 终审:倪秀